▲安—東區間隧道順利貫通
6月10日,南昌地鐵4號線02標東新站至安豐站區間(右線)盾構機順利穿越贛江并在安豐站接收,標志著贛江江底最長隧道順利貫通。
安—東區間隧道全長3055米,是目前為止穿越贛江的最長隧道,被譽為“千里贛江最長隧”。安—東區間隧道采用盾構法施工,采用兩臺直徑為6.28米的泥水平衡盾構施工。該隧道下穿2座風井,隧道頂部距江底最小距離8米,施工中需克服盾構多次始發接收、臨江深風井復合地層接收及始發洞門涌水涌砂、獨頭長距離掘進、穿越江底未知破碎帶、全斷面巖層管片上浮控制、刀盤結泥餅、黏土+淤泥質黏土+中砂+強中風化泥質粉砂巖復合地層掘進沉降控制難、泥漿循環利用零排放綠色環保等眾多難題,施工難度大、安全風險極高。
▲千里贛江最長隧貫通
自2019年5月27日盾構始發以來,江西公司和項目部高度重視泥水盾構下穿贛江的風險,辨識風險源并系統制定相應對策,通過盾構施工風險識別圖、風險管控圖等形式,對盾構掘進部位的風險情況、掘進參數等進行動態監控,實時更新,并利用智慧盾構TBM工程大數據平臺加強過程管控,根據監測數據動態調整掘進參數,化解了泥水盾構掘進過程中的各種風險,特別是在汛期受贛江水位影響,對地面及洞門范圍進行加固,補充降水井,定時對地下水位及贛江水位監測,保障了盾構安全順利掘進。
▲2019年5月27日,“工人先鋒號”盾構機在東新站始發,標志著南昌地鐵4號線正式開啟“千里贛江最長隧”施工
南昌軌道交通4號線是軌道交通線網中的主骨干線路,串聯了城市重點發展區域,覆蓋了贛江東西岸主要發展軸,與先期運營的1、2、3號線多處對接。建成通車后,城市設施更加完備,最大限度地滿足人民群眾快速、便捷出行需要。